第36章 农时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不管是秦国还是赵国,这两个国家,都是农业社会。

而在农业社会,有一条铁则,那便是农时不能耽误。

作为农业社会,农时是极其重要的。

因为,耽误了农时便意味着,一年里面,都可能没有粮食产出。

在古代社会,粮食便是绝对的硬通货。

战国时期,尽管各个国家都已经有了自己的货币体系,但是以物易物这种现象,依然还在频繁发生着。

而众多交易物品当中,粮食可以说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存在。

而对于农民来说,粮食也的他们为数不多可以和其他人交换其他物品的东西。

对于古代社会来说,你可以缺钱,但是不能缺粮。

而现在的情况是,赵国把大量军队投放在长平战场,为维持军队西作战,又把大量民夫牵扯进了战争当中。

赵国此时,或许暂时还不缺粮食。

可如果,不尽快结束战事,那么,问题就大了。

因为大量人力被牵扯在长平战场,赵国接下来的农时势必受到巨大影响。

为什么秦国和赵国都选择在七月份增兵换将呢?

这其实和当时的农业生产有关系。

战国时期的主粮是小米和大豆。

而在北方,小米一般是六月份播种,在九月份到十月初这段时间收获。

而大豆在北方的播种时间一般是五月份,而收获时间,同样是九月和十月份。

如果这样一看,再结合长平之战的情况,那么,便可以得出一个结论,秦,赵双方选择七月增兵,并在不久后展开决战,是因为农时的缘故。

长平之战是四月份开始的,此时,秦,赵双方虽然已经开战,但是,投入的兵力并不是特别多。

可以说,先期的长平之战,秦,赵双方都没有倾尽全力,这是因为,四月份是春天,不管是秦国还是赵国,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,都需要进行春耕。

在这种时候,就算要开战,也会尽可能减少影响,所以,秦国和赵国都没有选择倾尽全力开战。

而是,只投入部分兵力。

这样,虽然会有影响,但是,战国时期的战争动员能力,使的秦,赵两国是有能力维持这种状态的。

而在七月双方增兵,则是因为,此时小米和大豆已经播种完毕,耕种已过。

此时,正好可以调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唯有华夏 大宋第一奸臣 沉浮之手 综武:抢劫暴击返还,爽爽爽! 我不是文官 重回三国当霸主 三国:开局斩杀刘备! 崇祯是我老丈人! 大明:九朝元老,就是活的长 最强斥候 官府发娘子,我竟领到前朝公主! 江湖不催 最强暴君开局召唤张三丰 闯王围城,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汉末:装傻王爷戏诸侯 焕光划夜 三国,甄家五女一锅端 三国:神选项羽,震惊十八路诸侯 当我遇见六百年前的自己 大秦:开局召唤锦衣卫